浅论人民警察口才/李有辉(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也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主要依据之一。它规定了什么是犯罪及犯罪的特征和种类,制定了相应的刑罚种类和量刑标准。人民警察为了“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就必须熟悉、精通刑法、依法处理各种案件,判定罪和非罪。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规定司法机关与诉讼参与人在进行刑事诉讼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刑法是实体法,刑诉法是程序法,二者相互依存。1996年八届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使其更加完备。人民警察作为司法机关的一个方面,必须学习、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精神,正确执行它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规程履行自己在刑诉讼活动中的职责。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同刑法并列的基本法律。学习、掌握民法通则,有利于人民警察依法维护公民、法人民事权益,正确处理和调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人民警察除了学习上述几部重要法律,还应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学习《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尤其要熟悉、精通公安法规。公安法规是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具有法律文件性质的规章构成的法律体系。大体可以分为治安秩序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枪支和危险物品、毒品管理,淫秽物品管理,消防管理,边防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收容劳动教养等类别。人民警察必须精通本职工作范围内的有关法规。同时,作为铁路人民警察,还要懂得《铁路法》以及铁路治安、消防、运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人民警察,必须做到学法、懂法、守法、执法,才能真正地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在运用口语进行活动中,才能做到言之有理、言必有据、言必依法,真正提高自己的口才水平。
二、文化素质修养
《人民警察法》规定“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才有资格担任人民警察;“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才有资格担任人民警察的领导职务。这就说明了作为人民警察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成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新一代人民警察。加强文化素养,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民警察的多种兴趣,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文化素养,可以增强人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人民警察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加强文化素养,尤其能提高人民警察的口才能力,使人说起话来左右逢源,口有千钧。
人民警察文化修养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