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工作研究/卞军民(11)
那么,如何借助电子化政府工程平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呢?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依法行政。而保障依法行政,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是建立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核心的评议考核机制。依托电子化政府工程平台,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应用网络技术紧密结合,才是当今探索和开拓推进依法行政的新路子有效途径。
(1)确立责任本位的评议考核体系。牢牢抓住权力责任化这一命题,引入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解决了行政管理内部权责脱钩等弊端,是确立责任本位的评议考核体系的基础。在确立责任本位的新型评议考核体系中,要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分解岗位职责为基础,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以明确工作规程为重点,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开展评议考核为关键,解决“做得不好怎么办”的问题。这三个要素相互衔接,共同形成以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的职责与权力为依据,以严密科学的岗位责任体系为基础,以量化细致的工作规程为基点,以评议考核为手段,以过错责任追究为保障,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机制。
(2)构筑“人机结合”的权力运行机制。各行政机关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路,把行政执法的实体法规则细化为岗位工作标准、权限、责任,并依据程序法的要求制定工作流程,使每一项执法工作都必须按程序、标准、时限进行,从而建立起一种“齿轮传动式”的工作机制,使行政权力的内部运行始终处于公开、透明的良性循环中,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降低了个人自由裁量权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影响。要根据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制定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岗位设置及职责》,分别明确个执法岗位、工作职责,并通过各岗位间工作关系图,划清了岗位间工作联系与界限,实现了制度、机构、岗位、人员的有机结合,为后续的考核、追究工作确立了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要注重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将所有执法业务单元化、规范化、模块化,将传统的行政执法管理改造成行政执法专业化、流程化管理,促使岗位职责“人机结合”。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自动控制和远程传送的特点进行行政执法流程再造,全面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计算机信息化处理,实现信息系统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使行政执法责任制从单一的结果控制转向过程与结果并重控制。
(3)形成实时自动的执法监控网络。行政机关各行政执法监督机关通过行政执法责任制信息系统,将执法人员及其主要执法行为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执法信息的网络传输和集中共享,使行政执法行为在网络中留下活动的记录,为实现全面监控奠定了较好的数据基础。从宏观上纵览行政执法工作中形成的各种信息,而且还能从微观上深入核查每一个具体执法行为的明细信息。使行政执法工作各个环节置于严密监控之下,实现对执法行为的全面监控。


总共1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