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浅析构建合规与内控、风险及法务一体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郑楚新(3)
从具体的概念层面来看,通常理解合规指的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以及国际法中国际条约、国际惯例、行业规范,包括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等。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企业及其员工来讲,合规指的就是遵守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同时也是来源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以及国际法中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行业规范等各个不同级别的强制性法律规范,如果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没有规定的,才需要到外部的强制性法律规范条文中去寻找行为依据,甚至是更高的道德层面的要求,比如诚信原则。
因此,对于合规的概念,由于合规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目前会更加关注合规体系制度的建设,而且刚开始,企业通常期望建立全面合规、整体合规,即全方位、各环节、各领域的内部规章制度,且是有效可以执行的一部合规管理体系制度。在建章立制后,企业会自然更加关注合规制度实际运行的效果问题以及树立正确的合规管理理念和文化的问题。与此同时,合规本身也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并不断延伸和优化。即将遵循ISO 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它的整体方法标准将遵循连续提升的模型,即:开发-实施-评价-保持(这就是所谓的“PDCA 循环”——计划、执行、核查、行动——由质量管理开始)。
二、合规、内控、风险、法务的起源
1、合规起源于2017年的中兴事件,通过该事件,使国内企业进一步意识到合规管理的重要性。企业不能为追求短期目标而急功近利,不能因不当商业行为,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因此,构建合规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企业营商行为,势在必行。
2、内控起源于中国内控体系建设和强化开始于2008年,财政部联合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审计署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此规范开启了中国内控体系建设的大幕。与美国不同的是,国内的内控体系目标定位不仅限于财务目标控制,也包括业务目标的控制。国内企业据此构建内控体系,既提升了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为国内企业赴海外上市强化了基础。
3、风险起源于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企纷纷开始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央企投资项目动辄几亿、几十亿资金,而资金的回笼时间较长,中间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就是企业需要管理的风险,对此,需要一套科学的系统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评估、提出对策,以保证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


总共1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