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老区红色文化遗产”探论/翟峰(5)
若对四川老区红色文化遗产现状予以归纳,则可概为“名人特征”“遗址特征”“遗物特征”“历史特征”“精神特征”等——
所谓“名人特征”,即指近代以来四川孕育了许多对中国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的革命先辈名人故里。如邓小平故乡广安、朱德元帅故乡仪陇、陈毅元帅故乡乐至、罗瑞卿大将故乡南充等。
所谓“遗址特征”,即指红军长征期间,三大主力红军先后征战四川而留下的诸如川陕革命老区遗址群、高山峡谷和雪山草地遗址群、川西北两次大会师遗址群、强渡嘉陵江遗址群等。
所谓“遗物特征”,即指红军在四川期间留下的诸如“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穷人”“只有工农红军才是抗日反帝的急先锋”“取消苛捐杂税”“赤化全川”等石刻红色标语和口号,以及红军曾使用过的纸币、布币、布告、武器等。
所谓“历史特征”,即指老区红色文化遗产是一个特殊时代的证明,其不仅带有大量的历史信息并能充分说明当时战争之实况及性质,而且还是当时革命形势、老区建设境况、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而具有一定的红色革命证物价值和历史科研价值。
所谓“精神特征”,即指老区红色文化遗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列主义指导下,领导四川人民在同敌人和各种困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用汗水、鲜血和生命培育起来的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应对“什么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有深刻知悉
对此,不妨重温一下:2018年7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中,透过其关于“重点项目”“实施保障”等规定,既对“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中的“百年党史文物展示”“革命文物集中连片”“长征文化线路整体”“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革命文物宣传传播”等“重点项目”的基本内涵有了一个较为明确地认知,又对“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法规政策”等“实施保障”的重要措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地知悉⑤。
而据笔者近年对老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现状的间断调查,感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建立前夕的这28年的革命历史阶段内,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区红军战壕遗址、名人旧居、会议旧址、历史陵园、纪念碑、红军遗物、文献资料等物质红色文化遗产,以及革命文艺、革命歌曲、革命口号等非物质或口头红色文化遗产,几乎构成了老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
尤其是,其中的红色历史名村、红色历史名镇、革命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遗址、革命博物馆等物质红色文化遗产,几乎在我国大多地方皆有分布。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