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过错客观化的侵权责任构成/卜越(27)
[10]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7页。
[1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2]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13]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220页。
[14]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
[15]参见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16]参见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273页。
[17]宪法原则可分为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原则的派生性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为后者。参见马岭:《解读宪法原则与宪法规则》,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29399。
[18]同前注。
[19] 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页。
[20]日本学界将侵权归责中的义务统称为“结果回避义务”,违反结果回避义务即为过失。参见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132页。
[21] 王军:《美国侵权法上严格责任的原理和适用》,载王军主编:《侵权行为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22]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268页。
[23]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9页。
[24] 同上,第575页。
[25] 同上,第577-580页。


总共27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