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试论修改《工会法》的背景思路内容意义及亮点/徐凤林(2)
内容二:落实党中央对工会改革的新要求,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增加工会适应企业组织形式、职工队伍结构、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维护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内容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工会法和工会工作指导思想。
内容四:完善工会职责,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扩展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增加工会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民主选举、民主协商,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的规定。
内容五:体现党中央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要求,增加规定: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内容六:理顺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工会等群团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参照适用其相关规定。明确县级以上各级总工会可以为所属工会和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
内容七:扩大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明确社会组织中的劳动者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将工会组织以及工会工作的覆盖面由“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扩展为“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组织”。
四:修法意义
意义一:修改工会法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落实党中央关于工会改革新要求的重要体现;是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有力保障;是更好地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基本职责的法治支撑。
意义二:修改工会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工人阶级的关怀、对工会工作的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广大职工和工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凝聚了工会系统的智慧和力量,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和重要成果。
意义三:修改工会法就是要求以学法为契机,加强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工会内部管理制度,强化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加强与人大、政府及司法机关沟通协作,促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推动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修法亮点
亮点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工会法和工会工作指导思想,落实党中央对工会改革的新要求、体现工会组织的政治性。明确“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工会法和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工会组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自觉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职工群众中。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