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浅谈《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背景立法目的与适用对策/徐凤林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同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社会,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利益、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的法律规范。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规范制度设计。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颁布施行。
一、出台背景
  背景一:1994年劳动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出台,标志着中国劳动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劳动法实施过程中,存在法律适用范围窄、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法制化落实难,法律规定滞后于现实需要等问题。
  背景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放在首位。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广泛、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者能否获得权利的充分保护,企业能否获得良好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合同法是建立和维护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基础性法律规范。
  背景三:“强资本、弱劳工”现象在劳动关系领域普遍存在,就业市场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强势地位,劳动关系领域不和谐不稳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给经济发展带来障碍,劳动风险随时可能演化为社会风险引发社会动荡。由此可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制定出台劳动合同法迫在眉睫。
二、立法目的:
目的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等行为的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是用人单位进行劳动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主体资格、劳动合同形式、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与终止、续订条件和程序,无效劳动合同及法律后果,规定劳动合同法的监督检查及违反劳动合同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立法层面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
目的二: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与终止各阶段的权利义务,合同双方应当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从而确保了劳动合同的主体权利。
目的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重大问题,严格遵守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知情权,用人单位行使单方解除权时受法律的限制;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从经济上制约用人单位的解雇权;用人单位违法劳动合同法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些规定使劳动合同成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