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劳动法体系的内容与特征/徐凤林(2)
5、《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公布实施,2010年12月20日修改。
6、国务院《工伤认定办法》2004年1月1日生效。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04年1月1日实施。
内容三:劳动合同方面的法律法规
1、1986年国务院《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标志着计划经济的劳动制度开始转变。《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条例》出台,为改革中劳动者权利的保障提供了依据。
2、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5年1月1日颁布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社会,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利益、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规范;是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制度设计。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生效。
内容四: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1、《国务院《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2年实施。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3年8月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年1月1日生效。
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目录:
1、《劳动法》;2、《劳动合同法》;3、《社会保险法》;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5、《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6、《工会法》7、《工伤保险条例》;8、《工伤认定办法》;9、《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0、《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1、《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2、《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3、《集体合同规定》;14、《禁止使用童工规定》;15、《劳动保险条例》;16、《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17、《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18、《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19、《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20、《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21《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2、《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3、《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24、《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5、《社会保险法》;26、《失业保险条例》;27、《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28、《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29、《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30、《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31、《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32、《因公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33、《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3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35、《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36、《最低工资规定》;37、《就业法》;38、《工资条例》。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