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知识资源的国际法保护/曹文娟(9)
通过对ABS运作机制的谈判达成的结果和最终形成的方案,将直接影响着这些条约所规定的制度和机制的进展状况和实施效果。同时传统资源国家在主动地争取国际上的权益和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援助时,更应当积极地加强国内的传统资源相关立法和管理,协调国内的传统资源保护的法律和技术体系,在传统资源的保护和惠益分享两个方面将自己的资源主权从国际层面的口号转化成国内的具体权益。
四、我国对传统资源的法律保护展望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多民族、多人口、宽地域的国家,拥有相对丰富的传统资源。与此同时,大多数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较弱,至少在短期内不大可能通过技术与知识的创新获得与发达国家平等竞争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传统资源的保护,不仅可以延缓甚至阻止各种传统资源的消逝,而且可以使那些弱势人群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获得合理的利益。
为此,应当建立自己的传统知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机制,并积极地通过ABS机制与更多的用于传统知识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建立相应的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利用协议。如今发达国家为了攫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资源、并以此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无视资源国的主权。相应的作为一个传统资源大国,中国应当积极应对,在传统知识资源的对内外保护方面,都应当加强立法和技术措施,主动行使自己的资源主权和对传统知识资源的管理和支配权。(全文完)
参考资料:
1、林灿铃:《国际环境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版
3、陈安:《国际经济法专论》(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ABS所产生惠益的指标的必要性和可能选择》,UNEP/CBD,2005年2月临时议程。
5、《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6、《波恩准则》
7、WIPO 2004年11月第七次会议摘要文件:《与记载或注册登记的传统知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事项的进展》
8、唐广良:《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知识保护》,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
9、唐广良:《保护民族的传统资源》,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
10、于文轩:《论生物安全国际法的惠益分享制度》,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www.riel.whu.edu.cn
11、郭华仁:台湾大学农艺学教授 课件幻灯片
12、李顺德: 《对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生物多样性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探讨》,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
总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