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请求权及其在法律人思维中的地位 ――以民法为考察对象/牛怀鹏(8)
[7]参见,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
[8]参见,魏振瀛论文《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
[9]参见,梁彗星著《民法总则》第65页。
[10]参见,魏振瀛论文《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
[11]参见,邱聪智《(台湾)民法债编通论》,第7页。
[12]参见,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第79页。
[13]参见,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第57页。
[14]参见,魏振瀛论文《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
[15]参见,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第323、324页。
[16]参见,王利明论文《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探讨》。
[17]参见,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第73页。
[18]参见,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第323页。
[19]参见,王泽鉴著《民法实例与法律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
[20]参见,王利明论文《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探讨》。
[21]参见,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第55页。
[22]参见,梁彗星主编《中国民法草案建议稿》,第129页。
[23]参见,梁彗星主编《中国民法草案建议稿》,第127页。
[24]参见,王泽鉴著《民法实例与法律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
[25]参见,凌文论文《论王泽鉴老师的(请求权基础)解题方法――国考民法科实例的必胜活用分析》。本例中所引法条系台湾地区“民法”。
[26]参见,王利明论文《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探讨》。
[27]参见,凌文论文《论王泽鉴老师的(请求权基础)解题方法――国考民法科实例的必胜活用分析》。
[28]参见,凌文论文《论王泽鉴老师的(请求权基础)解题方法――国考民法科实例的必胜活用分析》。
【参考文献】
[1]魏振瀛.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J].中外法学,2003(04).
[2]张明霞.民法请求权概念之辨析[J].法学家,2002(02).
[3]王利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探讨[R].中国民商法网.
[4]凌文.论王泽鉴老师的(请求权基础)解题方法――国考民法科实例的必胜活用分析[J].月旦法学,2003(54).
[5]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