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快餐式专利“生产”十二条军规/王晋刚(2)

我们来看一种由呼吸驱动的喷药器的发展过程。这种喷药器用于使确定剂量的气体状药品喷入病人体内。由于医疗上的原因,若由病人的呼吸来驱动,喷药器能较好地运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由呼吸驱动,而不是由人工驱动的方案。许多美国专利描述了这样的装置。这些专利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装置,但都过于昂贵、过于复杂,从来没能投入市场。后来,有人提出了一种新设计。该设计省略掉了原设计中的大部分部件,只留下一个可移动的部件,因此,它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并且用后易于处理。该设计已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可以进行销售,很快投入了市场。

这是一种最典型的“绕过”对方专利的做法,也是最合法的“绕过”方法,通常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技术效果。“要素省略法”是否很简单,但它却是“绕过”策略的核心。在应用要素省略法时,专利法律专家应当和技术人员通力合作,找出被认为是必要的技术要素,然后加以省略。从一个角度来看,一旦找到了可省略的技术要素,只需有限的创造性劳动就能重新设计出包含较少技术要素的专利技术。

要素替代的失败:澳大利亚Bedford与 Pinefair专利之争。

Bedford公司拥有一项涉及园艺边饰的专利,该专利设计由平分的松树圆木和一个将圆木连在一起的沿着圆木的后平面固定的“伸长的带子”两部分组成。被指控的Pinefair侵权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用一个挤压成的塑料 带将圆木加以连接,但是为了绕开专利,增加了一个在每一个圆木上切割塑料带的额外步骤,所以最终产品不含有与每个构件相连的伸长的带子。

从表面上看起来,Pinefair成功的省略了一个技术要素,但法院认为,Pinefair施加的切断塑料带子的额外步骤是在“功能上无用”的,并且只是为了绕开专利才施加的步骤。所以判定侵权成立。



规则4:要素替代法
如果在竞争对手的专利中找不到非必要的技术要素,就想一想有没有可替换的结构上的要素——即使替换后的要素同原要素的功能相同。但要注意实现要数替换后要产生一定的技术上的效果,如提高了速度,或者降低了价格等,否则不会被授予专利权,即使授予了专利权,也会被对方依据“等同原则”申请无效。在中国,等同原则的应用存在一定争议,这种要素替代还可以采用。

如果既找不到非必要要素,又找不到可对其结构进行改变的要素,就看一看有没有可对其功能进行改变的要素——即使替换后的要素同原要素的结构相同。发现产品的新功能是发明创造的一个方面,可以授予专利权。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