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式专利“生产”十二条军规/王晋刚(4)
以新的方法使用已有的材料可达到类似的目的机会可能比使用新材料要少。比如拉链,原来的拉链使金属的,当新性能的塑料产生时,后进企业就可以用塑料替代金属,产生自己的专利。这样开发专利要比一直致力于金属拉链产生更好的效果。
规则8:使已有设备更“聪明”
在已有设备上加上计算机芯片和键盘,你就可以拥有了新的专利。其实,现在机械行业最大的变革就是电子化,将原来机械控制的工作交给电子作。
遵循这一规则,人们成功地设计出了将用电量集中在电费便宜的非峰荷期的电机,当引擎变冷时能自行阻塞的化油器,以及能找出接收信号最好的微波小区的蜂窝电话等等。
规则9:转向软件专利
在世界的绝大部分国家,软件现在都成立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所以,如果一个公司有一批出类拔萃的程序员,也可以想一想在软件方面开拓专利空间。毕竟,软件创新更多是一开个人的天才,而不是团队的合作,在商业方法专利上表现得尤其如此。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为微软这样的大象公司近年来屡屡被小小的蚂蚁型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感到惊奇了,因为美国很多关键软件专利的持有人是大学教授、自由软件工程是或者小型公司。
中国的软件专利授权刚刚开始,严格地讲,中国没有软件专利,只有四种“含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可以获得授权:1、用于工业控制的;2、涉及计算机内部运行性能改善的。3、用于测量或者测试过程控制的;4、用于外部数据处理的。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运用新软件改善已有机械的功能是可以授予专利的,这就是中国软件专利授予中的“软件加设备”原则。这给很多传统行业的专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规则10:商业方法专利大突破
如果问现在什么样的技术最容易获得专利的话,那一定是美国的商业方法专利(或称为电子商务方法专利)了。上个世纪末,美国掀起了一场商业方法专利的抢注风潮,几乎所有的商业方法,只要能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就可以申请一个专利,连传统的拍卖方法和积极管理方法也申请了专利。因为这种专利的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上是一套思维程序,只要有一个好的专利代理人,就能获得专利,所以当时很多商业方法专利的申请人都是非常小的公司,或者是律师个人。这种将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思维方法授予专利的做法受到了美国日本以外的很多国家的批评,认为这是以邻为壑。只到近两年,美国和日本相关的商业方法专利申请浪潮才减缓,但这不是因为这些国家提高了授权标准,而是这些国家的人知道的商业方法都“名花有主”了。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