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简析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分类、特点、内容与实施路径/徐凤林
劳动法律制度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起中国特色劳动法律制度,先后颁布了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多部劳动法律,国务院及其行政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劳动行政法规和规章,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在调整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笔者就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分类、特点、内容与如何完善劳动法律制度的方法路径进行了法理探析,撰文如下,可商榷与指正。
一、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法理分类
类型一: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
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最基础的法律制度。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使用该劳动并支付工资的一种合同关系,具有合同之债的财产要素。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是维护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制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合同中易出现对劳动者不利条款,通过签订集体合同矫正,提高企业整体劳动条件和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签订集体合同对企业及劳动者双方都具有法律效力,个人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条款冲突,以集体合同为准。包括: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法。
类型二:劳动基准方面的法律制度
劳动基准方面的法律制度指国家制定的关于劳动者最基本劳动条件的法律法规。目的是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避免伤亡事故发生。劳动基准属于强制性规范,用人单位必须遵守执行。包括:最低工资法、工作时间法、劳动安全与卫生法等。
类型三: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法律制度
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法律制度指调节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就业的法律制度。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责任。国家必须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包括:就业促进法、职业培训法、就业服务法等。
类型四: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
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是对劳动者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行规定。包括: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工伤保险法、生育保险法等。
类型五: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
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是通过劳动监察执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律规定。劳动关系具有身份属性,劳动关系一旦形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忽视甚至侵犯劳动者劳动权利现象时有发生,劳动争议难以避免。解决劳动纠纷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必须建立解决劳动争议制度。解决劳动争议分为三种方式:调解、仲裁和诉讼。包括:劳动监察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法。


总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