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利他合同/杜贵琴(5)

(三)、对第三人的效力
在利他合同中,第三人纯受益而不负担,但基于诚实信用的考虑应使其承担一定的附随义务。第三人享有的主要权利是接受债务人的给付,以实现合同目的;其次,若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债务,第三人得直接对债务人行使给付请求权或违约损害的赔偿请求权。尽管对于是否赋予第三人以独立的请求权,理论上尚存争议,但是,由债权人行使请求权并将该请求权的后果转让于第三人,显然不如第三人直接行使请求权便捷、经济,有违利他合同制度的初衷。请求权“在权利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任何权利要发挥其功能或回复不受侵害的状态,均须借助于请求权的行使”6,有权利之处当有救济,应当赋予第三人独立的请求权,以更好的实现其利益。另一方面,利他合同中的第三人负有以下义务:未经债权人同意,不得擅自转让该合同利益。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是基于对债权人本意的尊重,以防受益人的任意转让行为违背债权人的真实意思。同时,第三人享有的债权是一种不完全的债权,不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

我国现行《合同法》第64、65条对以契约为第三人创设权利的情况做了初步的规定,但遗憾的是,未能赋予第三人以独立的请求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他合同。事实上,利他合同作为对经济生活客观需要的反应,在运输、保险、信托等领域广泛存在。利他合同的存在,彰显了契约自由的精神,极大的便利了契约当事人,缩短了履行程序,有效的节约了社会成本。当前,我国正在制定《民法典》,在其中的债权编中应当充实有关利他合同的条款,以体现法律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2003级民商法学硕士

参考文献:-

一 房邵坤:《民商法问题研究与适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傅静坤:《二十世纪契约法》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第155页 
何宝玉:《英国合同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206页
4李永军: 《合同法》 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第469页 
5同一 第20页
6王泽鉴:《民法概要》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版 第41页
7尹田: 《法国现代合同法》 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