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劳动用工专项行动的成果与启示/徐凤林(2)
成果三:以强化指导服务为重点,推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化
市总工会重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营造防范欠薪风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社会氛围。成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单位服务指导组,发挥人社、工会、企协、工商联等部门联络员作用,定期召开线上、线下会议,会商专项行动情况,将工会组建、协商建制、普惠服务、风险化解等工作一体推进,指导企业健全工资支付、民主管理等内部规章制度,引导职工有序参与企业管理,保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联系,整合指导、服务与督导、执法等工作合力,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导调度。探索邮政、顺风等快递、外卖、网约车新就业形态劳资机制运作方式,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推动平台企业建立与工会、劳动者代表协商协调机制;配合人社部门依法对集体协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落实集体合同合法性审查备案。遵守集体协商流程,依法开展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推动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成果四: 以加强示范引领为抓手,帮助企业稳岗扩岗促就业
市总工会围绕帮助企业稳岗扩岗促就业,加强工驿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网络,提高服务和关爱户外劳动者精准化水平。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系列关爱户外劳动者活动,认真开展“送清凉”和“送健康”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职工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7个。创新职工服务中心(站、点)服务方式,提升职工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职工功能,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搭建供需平台,以民企招聘月、金秋助学、互助保障、阳光就业等活动为载体,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帮助求职者创造就业机会。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暖心行动,解困脱困,促进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二、经验启示
启示一: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工作导向,为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
深入开展劳动法治普法宣传活动,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健全服务体系, 拓宽服务领域,夯实“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构建智慧工会。围绕新兴领域、新兴群体,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大维权服务力度,履行维权服务职责,打造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共同体,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劳动者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加强劳动关系风险动态监测,优化用工管理、防范劳动关系风险,守住劳动关系风险安全底线,促进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