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同类型的比较与思考/徐凤林(4)
四、订立合同要点
审核合同的内容、格式、效力和条款等,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防止或减少合同风险,促成合作交易、实现互利共赢。围绕13个要点:1、主体;2、标的;3、履行;4、风险; 5、税收;6、格式;7、效力;8、争议;9、协商;10、特殊;11、适用法律;12、通知送达;13、效力位阶,审核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保全、变更和转让、权利义务终止。审核主体,既看对方又看自己;审核内容,包括权利、义务和责任;审核意思表示,是否存在胁迫与欺诈;审核文字是否规范;审核签订手续是否合法;审核条款是否完备;审核条款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审核纠纷解决方法,遵守法律规范,考虑商业利益和市场变化,调整补充合同内容,注意协商性条款,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和灵活处理问题。注意涉外、知识产权等特殊条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注意选择适用我国法律还是外国法律,审核通知送达方式、地点、时间等。
五、订立合同步骤
步骤一:审核合同基本信息情况
审核合同基本信息情况。包括:合同类型、签约主体、合同目的、约定条款等,评估该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订立劳动合同还要了解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保险福利等基本信息,评估该合同是否符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
步骤二:审核合同的法律效力
审核合同是否符合《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是否是合同主体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否存在欺诈、胁迫,是否涉及法律禁止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存在上述问题需提出异议或修改合同内容,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步骤三:审核合同的风险和责任
审核合同是否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变数;合同主体权利和义务是否明确;是否存在违反履约义务、泄露商业机密等违约或违法行为。存在上述问题需提出异议或修改合同内容,确保合同风险和责任得到合理分配和规避。
步骤四:审核合同的商业价值
审核合同是否符合商业实践和市场规律,是否能够满足合同各方的实际需求;约定的价格、交付时间、质量标准等是否合理,是否与市场价值接近;是否存在技术专利、品牌竞争优势或增值空间;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商业关系的因素,合同中的竞争限制条款等。存在商业价值上的问题,需及时提出异议或修改合同内容,以确保合同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步骤五:审核合同签订和执行程序
审核订立合同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如在公证处签署、在线签署等;合同履行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如在指定地点交货、邮寄货物等;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和纠纷解决方式,委托第三方监督、通过仲裁解决纠纷等。如合同签署和执行程序存在问题,需及时与合同各方协商解决,确保合同顺利履行和执行。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