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悬赏广告/申剑(13)
指定行为的为数人,其处理的规则是:第一,可以确定完成行为的先后顺
序时,报酬应归于首先完成此行为的人。第二,数人同时完成此行为时,
各取得报酬相等的一部分;如果报酬因其性质为不可分割,或按悬赏广告
的内容只能由一人取得者,经抽签确定由谁获得报酬。第三,数人合作取
得悬赏所约定的结果的时候,悬赏人应考虑各人在取得结果中所起的作用,
按公平原则衡量,将报酬分配给各人;或者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未果,
可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确定分配数额。第四,合作完成此行为,如果行为
人中的一人不承认分配有拘束力时,悬赏人在行为人之间自己对其权利的
争执最后解决之前,有权拒绝履行义务;但各行为人均得为全体行为人请
求将报酬提存。在本文所述王云辉诉董仁帅悬赏广告纠纷案中,王云辉在
悬赏广告中分别指定了拾得皮包和提供线索两个悬赏行为,给付两个悬赏
报酬,即各为1万元和3000元。董仁帅在完成拾得皮包的行为后所主张的
两份报酬,实际上是假借完成了悬赏广告中指定的两个悬赏行为,事实上
并不是两个人完成同一个悬赏行为。对此,王云辉提出异议,只同意履行1
万元的义务,是合理的。但是,其在上诉中不同意履行悬赏报酬的义务,
是对给付悬赏报酬义务的违反,法院不应当支持这种违约行为。
在"假一罚十"的"承诺"中,原则上是对任何一个打假者都许诺给
予报酬,这与大多数悬赏广告只规定一份报酬的情况是不同的。缺少这样
的一个特点,"假一罚十"的承诺是否就不是悬赏广告了呢?本人认为,"假
一罚十"具备悬赏广告的主要的、基本的特征,从其本质属性上看,是悬
赏广告的性质;其中悬赏的报酬问题,其数量与大多数悬赏广告的要求略
有不同,但不影响"假一罚十""承诺"的悬赏广告基本性质的确定,应当
将"假一罚十""承诺"的性质界定为悬赏广告,即在悬赏广告有效存在的
期间,凡是完成打假行为的行为人,悬赏人都应当向其给付指定的悬赏报
酬。
第二,撤销(撤回)悬赏广告的赔偿义务。
悬赏人对于悬赏要约负有信守义务。悬赏广告一经发出,悬赏人就应
当信守自己在广告中指定的各项要约,除悬赏广告已经被悬赏人有效撤销
外,不得任意毁约。悬赏广告撤销给行为人造成损害的,应否给予赔偿,
有两种不同的立法例。一是德国法和日本法,其规定如果悬赏人明知行为
人已经着手或者准备着手实施悬赏行为,而以加损害于该行为人为目的撤
销悬赏广告者,构成侵权行为,应当按照侵权行为法的规定,对受害人予
总共2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