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教教育效果评估体系的科学化/郭金秋(8)
㈣、重犯的可能性程度。
再犯罪可能性程度又称为再犯罪预测,是指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可能性的判断和预测。再犯罪预测属于犯罪学的范畴,但鉴于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对劳教质量的影响,应将其作为一项必须存在的内容来考虑。再犯罪预测应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来列出其基本要素模式,制定再犯罪预测量表。
一是违法犯罪性质;二是犯罪记录及违法受惩记录;三是罪错模式;四是不良交友关系;五是入所前的职业记录;六是家庭环境情况;七是劳动习惯;八是特殊技能和就业能力;九是回归社会帮教情况;十是回归社会后的年龄及健康状况。
五、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㈠、应科学制定量表并科学地确定反映劳教人员改造质量好坏等级的标准分,并配合合理规范的操作程度,搞好测量。
㈡、应用新的评估体系时应由点到面,先有试点、试用成功后再推广普及,避免盲目性。
㈢、应不断完善和发展评估体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在发展中与时俱进,才能更贴切实际。总之,对评估体系需要不断进行修正,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以确保评估的效果。
注释:
1.陈士涵等:《上海警苑》,《上海警苑》编辑部编辑出版,3/2004,总第237期。
2.张问彬,郑红瑞,石俊杰:《监狱工作研究》,2003年3月版。
3.常兆玉:《劳动教养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1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 上海青浦监狱译《美国监狱管理和建设》,1994年,联邦监狱管理局司法守则部分。
2.梁刚:《中国监狱》,《中国监狱》编辑部编辑出版,2/2004,总第34期。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