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郭锐(6)
在企业欠薪的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各级工会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努力建立欠薪预警预报制度、欠薪保障制度、劳动用工诚信制度,督促劳动部门加强对企业工资支付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设立职工群众投诉信箱、投诉电话,建立欠薪案件处理制度,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七)、取消二元户籍制度,实行一元户籍制度
在50年代初期我国建立的二元户籍制度,实行城乡分治,是为了在国家工业化初期避免过多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而造成城市膨胀,工业化成本上升的问题。但现在条件变了,种种社会现象已经表明那种二元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了。但是也不能说改就改,在改革的同时还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有8亿农民,而农民階級在最新的关于中国十大阶层的划分中,他们已经排到倒数几位了。意思是说农民地位低下,如果这种改革来得太快,城市农民工问题岂不更严重?所以只能一步一步做。同时政府还要极力关注农村,可以“以工赈农”,从而缓解农民的流动。
(八)、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工纳入保障的范围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应该承认,就目前的条件而论,实现这一目标尚有很大的困难。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首先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则不仅可以为农民工解决工伤、疾病、养老等现实问题,也有助于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之间建立起一个连接的通道,对于逐渐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可以借鉴的。相信只要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都能真正从农民工的要求出发,农民工真正自强自立,农民工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农民工的犯罪率也会下降。
参考文献
1、《犯罪社会学》,宋浩波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2、《城市犯罪治理与稳定机制研究》,宋浩波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3、《中国弱势群体研究》,第36页。
4、《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李培林。
5、《“压力型”农民流动:一个新的解释模式》,《中国农村研究》,徐增阳2001年卷,258页。
6、《中国社会问题》,袁亚愚等著,第3页。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