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诌议疑罪从无原则的理解与适用/尚立福(7)
四、结语
当然,疑罪从无的情况有许多,如只能靠间接证据证实的案件,间接证据因缺少某一环节不能构成证据体系;关系到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性证据间有矛盾,未能排除;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构成要件的案件,被告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等。这需要审判人员在司法实践中灵活加以运用。正确处理疑罪从无问题,亦即证据不足宣告无罪的问题,要求审判人员必须忠实于法律和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特别是审查判断证据,作为法官的基本功,一定要熟练掌握。

{主要参考文献}
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孙长永主编:《刑事诉讼证据与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3、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六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5月版。
4、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版。
5、陈光中、徐树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注释]
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2、 张春光:《论口供》,载于《刑事诉讼证据与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183页。
3、 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30页。
4、张春光:《论口供》,载于《刑事诉讼证据与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第185页。
5、陈光中、徐树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181页。
6、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新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1版,第200页。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