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国有企业并购第四步——制定企业并购方案/唐清林(6)
3)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这种优势的持续性,前者以企业资源和能力为直接支撑,后者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所谓企业的核心能力,本质是指企业独特的、专用性的知识和资源。该理论为企业并购模式选择带来的启示在于:横向并购,能使收购方原有核心能力在同行业中得以扩展、渗透增强;纵向并购可以使得并购方获得相应的互补性资源,弥补核心能力的不足;混合并购,可以让收购方进入与企业现有核心能力产生协同效应的新行业。
(2)并购模式选择的思路
并购模式的选择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1)选择恰当的并购模式
以上关于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结合上述理论,并购方在选择并购模式时,可以下面的思路着手:以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为背景,全面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状态以及未来培育和扩散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并购模式,以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不断强化和扩展,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按照这一思路, 收购方在选择并购模式时的基础是全面分析其自身和目标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所具备的和所需要的战略资源以及核心能力的状态和培育方向。
其一,相关产业环境分析
相关产业环境分析包括对收购方现处的行业和即将进入行业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就收购方现处的产业环境而言,收购方应当对该行业的技术特点、生命周期以及自身所处的竞争地位和未来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
如果该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收购方的核心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正处于增强期,则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将会是收购方的首要选择。
如果该行业正处于衰退时期,混合并购战略就会成为企业的首要选择。这时,收购方必须分析其想进入的行业的结构特征和市场机会,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这些行业的预期投资回报率、发展前景、竞争程度、进入壁垒的高度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
其二,战略资源分析
由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独特的、专用性的知识和资源。所以收购方在选择并购模式前应当全面分析自己以及目标企业的战略资源的特性和缺陷。首先,收购方应当明确哪些资源是自己拥有的,哪些战略资源自己在所处产业中具有优势,哪些资源是自己所欠缺的,哪些资源又是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所必须的。对于目标企业则要侧重分析其所拥有的战略资源与自身资源的互补性、兼容性、对收购方的发展战略的有益性等方面。只有将并购模式选择建立在对自身和目标企业的战略资源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分析之上才能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机率。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