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集体合同法理解析/徐凤林(2)
特征五:劳动关系双方的义务性质不同。集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相互承担合同义务,企业承担的合同义务具有法律性质。企业违反集体合同规定不履行合同义务,责任人负法律责任。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均衡,强调用人单位的义务,如为劳动者提供合法的劳动设施和劳动条件。全体职工所承担的义务则具有道义和社会的性质,履行义务的保证是职工的觉悟程度和舆论的力量,司法仲裁机关不受理以集体合同为证据对员工的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
特征六:集体合同为要式合同。集体合同成立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和手续,采取要式合同的形式,以书面形式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登记备案,才具有法律效力。
二、集体合同的作用
作用一: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通过开展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方式确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特别是规定劳动者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收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用二:维护用人单位利益。通过开展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方式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和权利。按照合同条款提供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使用人单位在管理人力资源时更加趋于合理、公正。
作用三:促进劳动关系稳定。集体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利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法律文书。通过订立集体合同规范调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减少劳动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作用四:规范劳动市场秩序。集体合同是规范劳动市场秩序的重要法律文书,通过订立集体合同确立劳动者的权益和用人单位的义务和权利,使劳动市场秩序更加稳定有序。
三、集体合同订立应遵循的原则
原则一:合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所谓合法,包括订立程序合法和合同内容合法两个方面。订立程序合法是指当事人双方在集体合同平等协商、签字、登记等各个环节上,符合法律有关规定。合内容合法是指集体合同的各项条款,必须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订立集体合同只有遵守合法原则,才能得到国家的认可,集体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原则二: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集体合同当事人,不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在签订集体合同的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公平合作,不存在隶属关系。
原则三:协商一致原则。集体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协商是处理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基础。必须兼顾双方合法权益,不得采取过激行为,意见不一致,应申请当地政府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