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劳动安全法律体系特点及内容/徐凤林
劳动安全指生产劳动过程中,防止中毒、车祸、触电、塌陷、爆炸、火灾、坠落、机械外伤等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在生产劳动中,劳动者依法享有获得人身安全保障、免受职业伤害的权利。劳动安全法指国家为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总称。
最近,笔者就劳动安全法律体系的特点及内容进行法理探析。撰文如下,可商榷与指正。
一、劳动安全法律体系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内,我国劳动安全立法形成了以《宪法》和《劳动法》为基础,以《安全生产法》和《矿山安全法》为主干,以《刑法》《工会法》《资源法》《企业法》相关条款和大量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为补充的劳动安全法律体系。包括以下5个层次:
1、国家一般法。宪法、刑法、民法典、治安管理条例等。
2、国家安全专业综合法规。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矿山安全法、消防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仓库防火安全管理条例、防止沥青中毒办法等。
3、国家安全技术标准400余种。
4、行业、地方法规、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油船、油码头。
5、防油气中毒规定;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省市劳动保护条例。
6、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安全责任制度等。
二、劳动安全法律体系特点
完善劳动安全法律体系对于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激发全社会对生命权的珍视和保护,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法律意识产生积极作用。
特点一:保护的对象是劳动者、生产经营人员、生产资料和国家财富。
特点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特征。
特点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政策性、科学技术性特点。
三、劳动安全法规内容
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内容广泛,涉及生产经营各个领域,矿山安全方面专业法律主要有《矿山安全法》和《安全生产法》。劳动安全法规内容如下:
内容一:工厂安全技术规程
围绕各类劳动生产活动,颁布一系列安全技术规程。
1、工作场所或环境的安全技术规范。《工厂安全卫生规程》、《铁路道口管理暂行规定》等。通过规定工厂区域和工作场所内安全标志、设施、各种机械位置以及光线、通道等安全标准和指标,保证工作场所或工作环境安全舒适。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