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律依据、存在问题及适用对策/徐凤林(3)
对策二:科学设定选任方式,完善监督工作机制
认真执行《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借鉴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由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选任工作,选任具备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的公民,体现群众性、代表性、专业性,增强人民监督员的社会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民监督员监督事项告知机制,开设“人民监督员信箱”,扩大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促进人民监督员主动作为,勇于监督。严肃办案纪律,将符合监督情形的案件全部纳入监督范围,杜绝发生规避监督、绕开监督现象,确保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探索监督新领域,完善监督工作机制,拓展监督工作范围,用足用好监督力量,提升检察监督权威,提高检察工作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让每一个当事人在司法办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对策三:聚焦司法办案,依法开展人民监督
加强办案监督,优化监督渠道,按照监督程序和监督工作步骤,对检察院办理案件的7种情形启动监督程序进行监督,制作《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书》,将评议表决意见书交由侦查监督部门,赔偿工作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公诉部门、控申部门和计财部门承办。参加案件公开审查、听证、案件质量评查、执法检查活动和各类检务活动,对检察队伍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检察建议公开送达宣告活动,邀请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精准化监督,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作用,实施“检察联络平台”微信服务号,提供网上通知公告、意见留言、检察百科等服务,为人民监督员履职提供实时化、网络化、便捷化服务。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检察开放日、观摩司法等活动。掌握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工作情况,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检察业务知识,提升监督能力,确保检察机关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能,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对策四:强化培训保障,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
加强人民监督员队伍建设,学习法律法规和检察业务知识,抓好监督业务和监督流程培训,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尊崇宪法、恪尽职守、公道正派的高素质人民监督员队伍。加强与人民监督员工作单位的沟通协商,确保人民监督员有条件参加监督活动。落实人民监督员年度工作规划制度,解决人民监督员选任困难问题。强化人民监督员履行职责的保障,提供履行监督职责的工作场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升给予适当补助额度。建设人民监督员管理信息系统和人民监督员信息库,实现与检察机关信息共享,提高人民监督员工作信息化水平。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