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徐凤林(3)
分红型养老保险指通过预定的基本利率和分红收益的方式获得的养老金。分红型养老保险具有抗通胀能力,比较适合承担投资风险较弱、理财谨慎的人群。
两全险又称生死两全险。分为身故赔偿金和生存保险金两种情况,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死亡的,赔付身故赔偿金,且保险合同随即终止;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满后依然健在,则可以获得生存保险费。
投连险全称为投资连结险,指在提供基础保障的同时,还享有投资收益。投连险适合有中长期退休储蓄投资计划的人群,但投连险的支付时间一般较长,且投资风险完全由投保人承担,所以购买投连险需要谨慎。
万能险和投连险相似,除提供基础保障外还能获得一部分额外收益,不同的是万能险一般有保底利率,收益比较稳定。万能险缴费方式比较灵活,如果出现断缴停缴的情况,可后续进行补齐。
(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于20世纪50年代,分为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制度。
模式一:劳保医疗制度。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劳保医疗制度,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劳保医疗费用1953年以前全部由企业负担;1953年改为根据行业性质分别按工资总额的5%~7%提取。1969年,财政部发布规定要求中央国营企业的奖励基金、福利费和医药卫生费实行合并提取办法,统一按照企业工资总额的11%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直接计入成本。1966年4月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颁发《关于改进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几个问题的通知》,对劳保医疗作了新规定,如规定职工患病和非因工负伤,在就诊所需的挂号费和出诊费均由职工个人负担;医疗时所需的贵重药品,由企业负担,但服用营养滋补药品的费用,应由职工负担等。
模式二:公费医疗制度。1952年6月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指示》建立公费医疗制度。范围包括各级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以脱离文化、教育、科研、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革命残废军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等。经费来源于国家与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和使用,从单位“公费医疗经费”项目中开支,实行专款专用。享受公费医疗人员门诊、住院所需的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门诊费或住院中经工程师处方的药费,均由医药费拨付;但住院的膳食、就医路费由患病者本人负担,如实有困难的,得由机关给予补助,在行政经费内报销。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