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法理探析/徐凤林(2)
三、深化工会改革,完善服务功能,依靠工会维权
深刻认识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是发挥工会“四项”职能作用,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构建智慧工会的需要。大力实施思想政治引领工程、建功立业创新创造工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典型标杆选树培育和示范推广工程、工会数字化建设工程等5大工程,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3年行动、非公企业工会建设3年行动、小3级工会建设3年行动、劳动者群体急难愁盼问题解决“12351+”专项行动、涉工法律规定执行监督专项行动等5大行动,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扩大入会成员规模,加强对集体协商与订立集体合同的指导和服务,强化合同审查管理和履约监督,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规范用工市场,强化就业歧视监督,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学习掌握法定就业年龄、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未成年工和女职工特殊保护、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对延长工作时间而支付工资报酬标准的规定。学习有关职工伤亡和职业病的确定及处理规定处理原则、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劳动者加班加点规定、劳动试用期规定、停薪留职与辞退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劳动争议的类型及解决方式等。
四、注重收集证据,择优解决方式,提升维权实效
深刻认识掌握劳动争议案件分类特点、证据收集、选择解决方式的重要性,认真研究解决劳动争议难点问题。劳动争议案件分类标准为: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纠纷;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争议;因返还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发生的纠纷;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待遇而发生的纠纷;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争议。注重收集书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包括工资条、银行对帐单、工资领取签字表等);社保缴费证明;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证言;能够证明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的业务文件、介绍信,往来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证据。择优争议解决方式,分为: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法定程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按照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遵循合法原则;公正和平等原则;调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当事人双方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区分事实劳动关系问题、时效问题、二倍工资标准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停工留薪待遇问题、劳动能力鉴定等争议难点问题。采取协商和解、第三方调解、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方式;适用《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国营职工奖励条例》《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集体合同规定》及民事与行政程序法等。审查引用“厂规厂法”的合法性,撤销即违法又不合理的企业制度;将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劳动合同作为裁判依据,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审理案件,作出结论性判定,体现法律尊严和权威性。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