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智慧检务的法理思考/徐凤林
近年来,检察机关把科技强检作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聚焦智慧检务,深化检察体制改革,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方式上实现革命性的变革。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运用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开启智能全电子笔录系统、非羁押强制措施电子监管系统、企业风险防控合规系统,应用全新检务运营模式,对内服务办案办公,对外服务人民群众,提高了办公、办案、服务、决策智能化水平,检察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维护司法公,提升司法能力,规范司法行为、深化司法公开、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增强了检察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为新时代振兴发展提供了检察保障,
一、检察信息化沿革
智慧检务是将现代新兴科技引入社会治理的服务和管理。上世纪90年代初,探索检察信息化1.0,即数字检务。2000年建设覆盖四级的检察专线网、局域网,启动一级专线网改造工程、“213工程”“151工程”“1521工程”,初步实现全国检察机关网络互联互通,是检察信息化2.0,即网络检务。2009年8月最高检提出“全力推进检察信息化应用”“坚持建用并举、更加突出应用”,2014年通过全国四级检察机关全面部署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实现案件信息在全国检察系统内高质高速高效流转,是检察信息化3.0,即信息检务。智慧检务是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智慧化水平的一次质的跃升,是检察信息化4.0。2015年以来,最高检印发《检察大数据行动计划(2017-2020)》《全国检察机关智能语音云平台建设指导方案》《关于深化智慧检务建设的意见》,对统筹全国检察机关科研创新能力和资源,发挥各级检察机关优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15年,为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7年,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打造智慧检务势在必行,必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工作成果
成果一:智能全电子笔录系统。应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指纹捺印技术,以专网为信息安全保障,开发检察智能全电子笔录系统,实现电子笔录无纸化。使用具有国密标准、公安部认证的电子签名捺印板对笔录进行电子签名捺印,采用电子签章技术绑定数字证书信息,对笔录做数字签名,关联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确保笔录数据完整性、真实性。运用远程视频,实现无接触远程笔录制作、远程文书送达。
总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