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跃: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温跃(11)
3.多因一果情形下的因果关系困境
3.1 除了上述定型的直接因果关系外,还广泛存在多种形式的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的认定是刑法上因果关系研究上的痛点,各种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都为了解决这个痛点而构造。下面我们仔细探讨多因一果因果关系的各种情形。
3.2 时间顺序因果理论: A-B-C-D-X,其中ABCD是按照时间顺序充要条件,即如果A则B,如果B则C,如果C则D,如果D则X。同时可以说:如果非A则非X,如果非B则非X,如果非C则非X,如果非D则非X。即A、B、C、D也是结果X的必要条件,按照条件说,ABCD分别都是结果X的原因。即没有杀人犯的母亲或外婆,也就没有被害人被杀,因此,就得出了怪论:凶手的母亲或外婆也是被害人死亡的必要条件,从而也是受害人死亡的原因了。各路学者又忙着给这种怪论打补丁,试图挽救“条件说”。日本学者气宇轩昂地论证道:“凶手母亲多年前生出凶手的生育行为不是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德国学者搞出“禁止溯及”、“禁止假设”和“禁止抽象”等规则进行理论特设,以挽救“条件说”。其实,日常生活中或司法实务中不可能有人会把时间序列中的“必要条件因素”作为结果的原因的,在法庭上控辩双方不可能说凶手的母亲或外婆或爷爷要承担凶手杀人的责任的。比如,张三邀请李四到自己家里吃晚饭,李四计划乘公共汽车到张三的家里。由于公共汽车司机比预定时间提前几分钟将车开走,李四错过了这趟车,不得不步行前往张三的家。在路上,李四被超速行驶的王五撞倒,送到医院后又受到医生的错误治疗, 后死在了手术台上。按照条件说,张三的邀请,公共汽车司机的提前发车,另外一位司机的超速驾驶和医生的过错,都是导致李四的死亡原因。在我看来,这种荒谬的结论正好表明“条件说”的公式作为因果关系的判定标准是不成立的。应该放弃的是“条件说”,而不是给其打补丁。我认为用充分条件公式如果A则B,即有因就有果,能够很好地表达一因一果的直接因果关系。至于“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的向上溯及问题,其实与向下延续的介入因素问题一样,都存在多因一果的因果关系是否中断、何时何条件下会中断的问题。稍后,我们会讨论各路因果关系理论和归责理论关于因果关系中断的看法。
3.3 复数原因理论:ABCD分别都是结果X的充分条件,因此,如果A则X,如果B则X,如果C则X,如果D则X。
3.3.1由独立条件组成的数个条件组合体,它们都足以造成某一特定类型的结果,因而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不同的原因。即:一个既定的结果可以产生于不同的原因。例如,死亡结果产生的原因,有时是来自投毒,有时由于饥饿,有时则产生于枪击;或者把发热看成是摩擦的结果,或者看作是化学变化的结果。
总共9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