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
>>
法律论文资料库
>>全文
温跃: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温跃(59)
【案例】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伤害,被害人没有遵照医师的指示安静地养病(而是试图撞自出院,因此从身体上拔出治疗用管子等一一译者注),介人了此等的被害人的不适当的行为,结果导致了被害人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并最终死亡,在这一场合,可以看作是当初的伤害行为所造成的危险现实化成了死亡的结果,即便有医师的治疗介人也不妨碍这样的认定。(山口厚:《刑法总论》第2版P60)山口厚教授在此告诉我们这种情形下“当初的伤害行为所造成的危险现实化成了死亡的结果”,对于为何被害人不听医嘱从身体上拔管子导致病情恶化死亡的后果不是被害人不听医嘱行为的危险现实化,而是行为人当初伤害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山口厚教授笑而不语,如同佛祖拈花一笑。
【案例】关于大阪南港案,山口厚教授的解释是:“尽管事后介人了第三人的故意行为,被告人在第1现场的暴行的重大的危险性,还是现实化为结果了。也就是说,在第1现场实施了暴行,该暴行形成了伤害并成为被害人的死因,该暴行的危险性是重大的,在第2现场所介人的故意行为不过是产生了死期提前若干的影响而已,由此判例才得出了那样的判断” (山口厚:《刑法总论》第2版P64)。我认为山口厚教授在此暗示:“重大的”危险性,更加容易现实化。如果问山口厚教授:假设前后两个行为,一个行为对结果的危险性是40%,另一行为对结果的危险性是60%,哪一个行为创造的危险性更加容易现实化?估计山口厚教授还是笑而不语。
【案例】行为人将被害人塞进汽车的后备箱里致其无法逃出,并且开车行驶,之后在路上停车的当口,后面上来的车和该车发生了追尾,导致后备箱里的被害人死亡。日本法院判决认为,“尽管被害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因第三人的显著的过失行为所引起的追尾事故,但行为人将被害人监禁在道路上停驶的普通乘用汽车的后备箱里,能够认为本案这样的监禁行为和被害人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决平成18年[2006年13月27日刑集60卷3号382页)。山口厚教授认为:即便直接的死因是由于追尾所导致的伤害,但由于追尾事故并不鲜见,就能够肯定将他人监禁到后备箱这种无处可逃的场所的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危险性,并且也能背定这种危险性现实化为最终的死亡结果。(山口厚:《刑法总论》第2版P65)我不认为山口厚教授比日本法院的判决给出了更多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山口厚教授只不过把日本法院判决中的因果关系术语表达的理由用“危险性现实化”这种术语表达了一遍,没有增加更深刻的法理。最重要的是山口厚教授没有给出判定危险现实化的标准或路径。
总共9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
>>
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