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温跃: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温跃(62)

7.2 “某甲开枪重伤某乙,如果某丙放火后,与某乙住同一病房的人都逃走了,乙由于伤重跑不了,结果被烧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否认某甲的枪击行为同某乙死亡之间的周果关系吗?不能。因为甲的行为在客观上对乙的死亡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承认这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不像“条件说”所主张的,某甲一定要负杀人既遂的责任。如果丙与甲事先没有共谋,那么乙被火烧死是甲主观上不能预见的,因而尽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也不能使其负杀人既遂的责任,只能负杀人未遂的责任。反之,如果甲明知丙在医院放火并且希望或放任乙的死亡,那么甲就应负杀人既遂的责任。因为不仅甲的行为同乙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而且他主观上存在有罪过。” (张文《关于刑法因果关系几个问题的探讨》)我认为张文这样把因果关系与归责分开了讨论的思路也是可以自洽的。

7.3 张文教授把因果关系分为直接因果关系与间接因果关系。他用间接关系理论来处理介入因素导致的因果关系复杂情形。“承认刑法中存在间接因果关系,决不意味着,由于存在间接因果关系,一律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间接原因距离结果愈远,起的作用就愈小。根据我国刑法第十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对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显著较微,危害不大,就不应以犯罪论处。在行为人主观罪过相同的情况下,一般说来,属于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人所负的刑事责任相对要小一些。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比属于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人负的责任更重。”“如果根据行为人的自身条件和客观情况,行为人对其行为所引起的间接结果根本无法预见时,不应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贵任。反之,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会引起某种间接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负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在刑事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尽管被告的行为同被害人死亡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但被告在主观上对被害人的死亡是根本无法预见的。根据主、客观一致的原则,被告对被害人的死亡不应负责。” (张文《关于刑法因果关系几个问题的探讨》)我认为张文的上述间接因果关系理论,在处理介入因素的情形下,仅仅依据“可预见性”的有无来排除一些间接原因作为归责的根据,有点类似于相当因果关系的做法,但张文没有区别“可预见性”的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他的可预见性更像主观说。同时,仅仅依靠“可预见性”理论不足以解决介入因素的很多复杂场景,也不足以解决多因一果的受害人特殊体质引发的归责问题。我认为特殊体质引发的归责问题属于刑事政策考虑的范围。


总共9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