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温跃: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温跃(66)

【案例】丁某驾驶出租车经过一座桥下坡时将李某从车下拉出,放置在路边就离开了。李某被人发现送医,但抢救无效死亡。鉴定结论表明,李某内脏受损后失血性休克死亡。丁某供述拉出李某时其还有反应。医院证明,李某被撞昏迷在送医后约一分钟死亡。现场勘查表明,事发处桥梁14米,李某卧倒在下坡5米偏右位置。侦查实验表明,驾车上坡时不能发现该位置,而下坡时在夜间难以看见,即使看见,也因距离过近来不及刹车。法院认为丁某有救助义务,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判处有期徒刑3年。丁某没有上诉。(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2 0 0 2)天刑初字2 7 9号判决书)我认为设置救助的法定义务是荒谬的,救助是政府义务,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国不该为公民设置刑法上的法定救助义务以刑罚惩罚不作为的公民。为违法犯罪人设置对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受害者的救助义务就更加荒谬了,特别是为故意犯设置对受害人的救助义务违反“期待可能性理论”,故意犯罪后离开犯罪现场的逃跑行为是人之常情,人性的正常反应,故意犯罪人犯罪后逃跑规避司法机关的打击的行为不可罚。为特定情形下的过失犯设置救助受害人的法定义务是可以的,比如立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逃逸:实际上是不履行救助义务而不是逃避侦查而受罚)提高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档次,但不应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或间接故意杀人罪。因此,上述常州市天宁区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

8.1.2所谓法律因果关系就是归责,包含主观要素,如果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客观的,那么法律因果关系就不是客观的。“在英美法律中,相当普遍地要求以因果关系作为责任的一种根据”(H. L. A. HART AND TONY HONORE《法律中的因果关系》P118)。美国的法律原因实质上是打着因果关系旗号的归责。

8.2 美国《模范刑法典》的规定,“近因”是指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过于遥远或者偶然,以致对行为人的责任或犯罪的轻重没有(合理的)影响”。在Central of Georgia R.Co.v.Price一案中,由于被告的过失,原告被运过了他的目的地,于是铁路部门就安排他在旅馆中过夜。旅馆主人递给她一盏灯,而这盏灯在夜间发生爆炸,导致她受伤。法院认为她不能就所受到的伤害从铁路部门得到恢复,因为他们的过错并不是这种伤害的“近因”。对此案的另一种说明根据是,铁路部门的过失在造成这种损害过程中不是“实质因素”。(H. L. A. HART AND TONY HONORE《法律中的因果关系》P151)储槐植教授在总结有关资料后给“近因”下的定义是:“没有被介人因素打破因果链的、当然地或者盖然地引起危害结果的事实原因”。英美刑法理论认为,所谓近因,并不是指危害行为在地点、时间或者发展环节上与结果接近,而是指在刑法的视野中危害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足够密切,把结果归咎于被告人是公平合理的。可见英美法系的“近因论”关于“近因”的定义是含糊不清的,根本不足以区别近因和非近因,只是表明以“公平合理”为依据,而何为公平合理?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足以区别近因和非近因。因此,我们只能考察在英美法系近因理论中的下层规则和做法,看看其下层规则和做法是否能否体现公平合理?


总共9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