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温跃: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温跃(93)

10.4 在受害人或其亲属家人自杀的归责问题上,尤其反映出刑事政策的价值选择倾向。本来每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除非被胁迫自杀。在没有丧失自愿自主权利时,自杀行为不应该归因或归责于他人。1999年10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组织、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学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我认为这里的指使胁迫的含义是其成员已经丧失了自主自愿的意志,被操控而不是其真实意志的表现。如果教徒因信教而自愿自杀的,不能对教会领导人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但我国的刑法把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加重犯所要求的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与妇女儿童的亲属重伤、死亡的结果之间进行关联归责。把犯罪的受害人范围扩大到直接受害人的家属,对家属的生命结果承担责任。“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重伤死亡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他严重后果的,处10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我认为这个法条中的结果加重情节是指家属悲伤而自杀,或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包括家属寻找孩子时被车撞死、失踪等。张明楷教授在其《刑法学》(第六版)中否定家属自杀情形,认为造成家属重伤死亡是指行为人拐骗时被家属阻止把家属打伤打死的情节,我认为张明楷教授的解释是错误的)这其实也是刑事政策的价值选择的结果。因他人的犯罪行为而过度悲伤自杀的,因他人的犯罪行为,受害人极度恐惧而自杀的(只要不是他人逼迫受害人自杀,否则就枪杀被害人的情形),死亡后果该不该归因或归责于犯罪行为人,一般都是需要立法者进行价值选择才能决定的。

10.5 英美法系有判例对受害人因宗教原因不愿意输血而死,判决不中断致伤行为人的因果关系,是从刑事政策保护宗教信仰角度考虑的。在传统保守的社会环境里,一个保守的姑娘被强奸后伤心而死或自杀而死,都不该中断强奸犯的因果关系链。这是传统保守社会出于对姑娘传统的观念的尊重,可以看成是刑事政策决定归责。客观归责论反复强调:如果被害人自杀是实现了危险且属于规范保护的范围,那么就能够归责于犯罪行为人。问题是规范的保护范围的大小本身就是立法者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客观归责论中有受害人自我答责归责,主要说得是过失犯罪中,受害人明知道危险后果,还主动要求行为人做出危险行为的责任分配问题,这个受害人自我答责归责在我上述举例中都是无法适用的,因为受害人自杀行为不是发生在过失犯罪中或过失犯罪后,而是发生在故意犯罪中或故意犯罪后的情形。如果认为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能够适用到故意犯罪中,那么安乐死的医生行为,帮助他人自杀行为都是不可归责的,这显然是一种价值选择,在当今西方社会,这个价值选择也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认同,显然不是“共识”。


总共9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