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徐凤林(2)
加强工会工作改革和创新,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积极推进建会工作。按照“六有”标准,开展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服务职工群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建设标准化“工驿站”,开展关爱户外劳动者行动,解决广大户外工作者吃饭难、休息难、如厕难问题。加强工会服务阵地建设,建设完成服务职工综合体项目,为职工群众提供健身、阅读、文艺演出、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构建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采取帮扶、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帮扶向服务转型。开展“两节送温暖”“四季送”等慰问活动。发挥互助保障关爱作用,宣传推动职工互助保障作用。参与“求学梦圆”行动,争取补助资金,帮助职工实现“大学梦”。加大创业就业培训力度,以民企招聘月、金秋助学、互助保障、阳光就业等活动为载体,搭建供需平台,创造就业机会。
二、存在问题
问题一:思想政治引领力度、影响力、吸引力需进一步增强。
问题二:工会工作理念、方法机制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需加强。
问题三:加强活动阵地建设,满足服务职工群众的实际需求;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维权服务需求。
三、工作对策
(一)坚持思想引领,弘扬使命担当
强化政治思想引领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找准工会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结合点,恪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职责,发挥工会组织“四项”职能作用,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做好劳模工匠典型选树宣传,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敬业风气。深化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强化职工精准帮扶,打造普惠服务品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服务职工综合体,丰富劳动者文化生活,努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推动新时代工运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坚持服务大局,助力经济发展
强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理念,围绕工业破局、项目攻坚、服务业转型升级、乡村全面振兴,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完善员工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培养造就高技能工匠人才,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强化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