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工会工作的思考/徐凤林(2)
四、加强“六有”建设是创新工会工作的重点
围绕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加强工会“六有”规范化建设,健全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四个体系”,强化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落实“一函两书”制度,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范围。落实三方责任,帮助和指导基层工会开展集中要约活动,完善集体协商质效评估指标体系,推进新业态集体协商工作,搞好协商指导监督和合同履约审查备案,推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扩面提质增效。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好劳动关系风险会商研判,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工作,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确保集体合同全面履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建立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完善集体协商指导员岗位素能标准,打造高素质的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发挥工会四项职能,构建智慧工会,完善工会法官工作室、工会+法院职工法律服务体系,配合职能部门参与调处劳资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打造工会维权社会化新格局。推动新就业形态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健全失业救济机制,解决欠缴保费问题。接受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提升劳动保障执法能力,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进程。
五、加强党的领导是创新工会工作的保证
围绕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推广“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会组建模式,落实党对工会工作的要求,回应职工群众的期待,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阵地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学习强国”等学习教育平台作用,打造“工”字系列职工文化品牌。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严格党内法规制度,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力度,深化工会经审监督体系建设,支持工会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广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全力推进新时代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