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浅谈新时代创新工资集体协商工资的方法路径/徐凤林(2)
路径三: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让协商成果普惠全体劳动者
以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为重点,强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等宣传力度。建立与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的常态化协商恳谈机制,坚持“合法、平等、诚信”原则,指导企业(行业、区域)工会收集职工诉求、发出协商要约。规范履行工资集体协商8项流程,围绕协商技能岗位工资制、绩效薪酬分配制度、技术创新激励制度、协商提高低工资劳动者收入、平台劳动规则和算法、津贴补贴和福利标准等协商重点开展集体协商,兼顾双方合法利益,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保障职工实际工资水平与企业生产率、经济效益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深入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形成制度支撑有力、机制运转高效、职工参与广泛、实施效果明显的集体协商工作氛围。加强对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服务,深入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指导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督促合同履行,让职工和企业互利共赢,增强企业凝聚力,达到职工增资企业增效目的。
路径四:加强集体协商代表培训,提高集体协商能力与水平
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业务培训,提高双方代表法律水平和协商能力为目标,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突出宣传重点,营造推进集体协商工作的良好氛围,提升企业管理者、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对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企联、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和培训企业方协商主体。组织开展工资基础知识和集体协商技巧培训,提高双方代表的法律素质和协商能力,全力提供智力支撑,指导帮助开展集体协商、起草集体合同文本,指导所属企业响应协商要约,主动开展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履行集体合同。开展集体协商质效评估工作,以自评为主、外评为辅,劳资双方共同参与。把集体协商纳入人大执法检查,提升集体协商质量,确保合同实效。强化示范引领,注重典型培树,加强成果转化,确保企业发展有创新的内在动力、有可持续的人才支撑、有完善的分配制度,有共建共赢的和谐队伍,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制定集体协商指导员岗位素能标准,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懂法律能代表,会维护善协商的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