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跃:论共同犯罪/温跃(28)
【案例44】甲采用暴力对乙进行强奸时,丙在甲不知道的情况下,按住乙的手脚,使甲得以顺利奸淫乙。强奸罪是复行为犯,如果按直接正犯定罪,对丙就只能定暴行罪。对丙按照强奸罪的帮助犯定罪也不符合强奸罪构成要件是复行为的特征,丙的行为是强奸罪的构成要件行为的一部分,因此,丙成立片面共同正犯,而不是片面帮助犯。正如抢劫时抱住受害人身体的人是抢劫罪的共同正犯,不是帮助犯。
【案例45】行为人为发泄对公司老板的不满,将写有保险柜密码的纸条放在存放大量贵重财物的保险柜之上,意图帮助小偷窃取其中的财物。某日果真有小偷入室发现密码并用来打开保险柜,窃取了内存的大量贵重财物。事后查明,小偷与行为人并不相识,事先也无任何联系。行为人是片面帮助犯,与小偷之间存在共同参与犯罪的关系。因为若没有行为人提供密码,小偷无法打开保险柜,不可能窃取其中的财物,两人均应对该结果负责。
【案例46】某人片面地帮助A杀人,将被害人关进杀人者A所等候的屋子里,结果被害人被A所杀害。
8.2.18.3山口厚教授认为:“将被害人关进屋子里的人,协助了A的杀人行为,与其说是其援助行为,不如说是积极利用A的杀人行为实现了自己杀害被害人的意图。在这个意义上,不单单止于对他人犯罪行为的侧面帮助,可以说是从自我出发,主体性地实现了杀害A的意图,并非可减轻刑罚的‘帮助',可以说给予‘正犯'的评价更为合适。在这样例外的场合,并不是肯定片面的帮助,而是与杀人的实行行为者一起,片面地实施了共同的杀人行为,将其评价为片面的共同正犯,可认为是针对该案例适当的评价。” 山口厚教授的处理意见表明日本刑法界把发挥重要作用的帮助犯处理成共同正犯加以惩罚。按照Roxin教授的观点,起支配作用就是间接正犯了,山口厚教授又不愿意承认是间接正犯,而处理成共同正犯。在片面正犯场合,被加担的正犯不成立共同正犯,只是直接正犯,采取片面加担行为的正犯成立共同正犯,对被加担的正犯行为承担责任。
8.2.18.4 我国学者刘明祥教授否定片面帮助犯。刘明祥教授认为:肯定片面的帮助犯的前提,同样是不要求帮助犯与被帮助者之间有意思联络,帮助行为与被帮助者的实行行为乃至危害结果之间无心理上的因果性,仅有物理上的因果性,就要帮助者对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并且与那种既有心理上也有物理上的因果性的普通的帮助犯,同样看待同等处罚,似乎也不够公平合理。我认为本来心理上的因果关系理论,是在参与者对结果不存在物理因果关系时,又要维护因果关系理论度归责的作用,而特设出来心理上的因果关系理论。通常存在物理因果关系上,没有必要强调必须存在心理上的因果关系。在片面共犯问题上,刘明祥教授把片面共犯情形下不存在心理上的因果关系作为否定片面共犯的理由,是错误的。
总共10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