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温跃:论共同犯罪/温跃(40)
8.4.7 张明楷根据乙的先行行为,认为乙有阻止甲强奸的义务,因为乙不作为,所以他认为乙的行为与甲的强奸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进而得出甲乙成立共同犯罪,乙成立强奸罪帮助犯。桥爪隆教授认为:“人,是一种依据自己的判断自律地、主体地进行活动的生灵,因此,是否存在介入到他人(正犯)的意思决定,为让其不实施犯罪而向其做工作的义务,就应该进行极其限定性的理解。为此,即便犯罪人的同事、朋友偶尔也在犯罪现场,面临犯罪人正要实施犯罪的场景,也不应认定该同事、朋友存在阻止犯罪的义务。进一步而言,即便是夫妻之间,也并不存在相互监视不让对方实施犯罪的义务,因而对于这种情形,也应该否定存在犯罪阻止义务。反之,对于公务员等在一定状况之下负有阻止犯罪的职务上的义务的场合,就存在基于职务上的地位的作为义务,而赋予其阻止犯罪的义务的余地。其中,最典型的情形就是警察的犯罪防止义务。”在此,我基本上同意桥爪隆教授的意见。我认为不作为的帮助犯的成立必须要有帮助人与正犯人的意思沟通为必要前提。即使不作为人存在法定明确的作为义务,比如仓库保管员,但在不作为人没有与正犯意思沟通的前提下,仓库保管员发现盗贼进入仓库后没有阻止盗贼,装睡觉,仓库保管员顶多是失职,而不是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因此,我认为案例81乙不阻止甲的强奸行为,不成立不作为的强奸帮助犯。
【案例82】2010年某日凌晨,乘车人褚某和司机程某因车费问题发生了争执。随后,褚某找来了同伴尚某、李某,在县客车站附近对程某的出租车进行打砸,并持续追打程某。趁程某倒地之际,褚某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对其连捅数刀直至死亡。案发时,辛某等四名警员在车站附近巡逻执勤,亲眼目睹了褚某等人的暴力行为却自始自终未上前制止。最终,该事件中辛某等巡逻警察仅被追究玩忽职守罪的刑事责任,而未依照作为人的行为性质追究其责任。我认为不作为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要有不作为人与作为人之间的意思沟通,否则不能认定成立不作为共同犯罪。这里还不存在片面共犯问题。学者们讨论不作为犯是共同正犯还是共犯时,往往只注意到义务的违反问题,而无视不作为人与作为人之间不存在意思沟通问题,因此我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共同正犯或狭义共犯问题,因为此处无共同犯罪问题。
【案例83】同宿舍的女生被强奸时,同时在屋子里的其他女生都没有呼救,更没有与强奸犯进行搏斗,而使得强奸犯从容得逞强奸扬长而去。事后抓捕到强奸犯审讯时他承认如果有其他女生呼救,他就会逃走。同宿舍的女生是否具有救助义务?不救助是否成立强奸罪共犯?


总共10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