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
>>
法律论文资料库
>>全文
温跃:论共同犯罪/温跃(60)
【案例101】如X和Y共同在高楼的施工现场,抬着铁材的两端扔到楼下去的时候,砸死了正在楼下经过的行人A。有学者认为就司法适用而言,按照过失犯的同时犯处理足矣。此时,肯定过失共同正犯并无任何实益。我认为这个案例表明在过失犯罪中确实可能存在数个过失行为人。因此,共同过失犯罪是存在的,问题是;共同过失犯罪能否作为数个单独犯罪的同时犯处理?我承认这个案例是可以处理成两个单独过失犯罪的同时犯。但不是共同过失犯罪都能够处理成数个单独过失犯罪的同时犯的。比如下面的案例:
【案例102】张三开车撞倒李四,后来王五开车经过又压了一遍,李四死亡了。张三的过失行为作为单独犯罪处理,如何认定其结果?没有结果就没有过失犯罪,问题是张三行为的结果是什么?李四受伤?还是李四死亡?张三压过李四的时刻,李四还没有死亡,给张三定过失致人重伤罪?王五压李四后,李四死亡了,张三和王五的过失行为对李四死亡贡献如何?很难认定,张三造成的是致死伤?王五只是提前让李四死亡了?还是张三和王五的行为共同造成了李四的死亡?单独犯罪只会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并只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而共同犯罪就要为他人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假设张三行为造成李四死亡的40%,王五行为造成李四死亡的60%,那么让张三承担死亡责任,实际上是让张三承担了王五行为的一部分责任,因为王五死亡仅仅由张三的40%因素不可能造成的。就定罪认定张三对死亡承担结果,意味着承担了王五行为的一部分后果,在量刑时,可以考虑40%的贡献,而比王五轻些。但结果归责时,由于死亡结果不可分,所以,张三必然承担了王五行为的一部分结果。
8.8.4 把共同过失犯罪作为单独犯罪处理,处理成同时犯,最大的问题是结果归责于谁?如果认为结果必须归责于每一个人,那么这种思路就是共同犯罪的思路。何况在单独犯罪情形下,无法把结果归责于每一个人。甚至证据不足以归责,只能采取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不能把结果归责于任何一个人。处理成单独犯罪、同时犯,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每个人的过失相应于什么样的结果?因为这里不存在共同的结果,要想认定每人对某种结果都有贡献,本身因果关系就难以确定。
【案例103】养路工人X和Y一起商议将被大雨冲到公路上的石头往路边的悬崖下扔,砸中了正在悬崖下路过的A,致使A死亡,但X和Y之中,到底是谁扔的石头打中了A,无法查明。作为单独过失犯罪的同时犯处理,在证据不足的情形下,只能采取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不能把结果归责于X或Y,因此X和Y都无罪。这显然不合理。根据两人存在意思沟通,作为共同过失犯罪处理,依照“部分实行全部负责”之原则,就能够把结果归责于X和Y了。
总共10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
>>
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