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法定继承的逻辑解析与符号表达——兼论夫妻作为被继承人其共有财产遗产在法定继承时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的等效性原理/李新辉
法定继承的逻辑解析与符号表达
——兼论夫妻作为被继承人其共有财产遗产在法定继承时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的等效性原理

李新辉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公证处)

本文不带摘要和关键词的编辑版已发表于《楚天法治》2025年6月下总第253期p67-71,网络版发表于- 理论研究 - 楚天法治网 http://www.ctfzzz.com/show-18-59501-1.html发布时间2025-09-10 14:52:30

摘要:把数理逻辑引入法学分析是作者试图倡导的法学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选择法定继承作为切入点,先提出与法律概念、术语对应的逻辑符号和定义,引入集合概念,提出继承系数和继承值两个关键概念和相关公式,并对法定继承进行逻辑解析和逻辑推演。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夫妻都作为被继承人其共有财产作为遗产的法定继承为例,把继承过程区分为夫妻相互不继承的混同继承和夫妻相互继承这两种继承程序,并用逻辑解析方法分别推演展示,从而推导出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的等效性原理以及个体等效性原理成立的条件——当任意一个继承人其对被继承人“妻”的继承系数和其对被继承人“夫”的继承系数完全一致的时候,混同继承和相互继承的结果对其是等效的。

关键词:法定继承,逻辑解析,继承系数,继承值,等效性

引言
传统上,法学研究者研究法律,大多从法律文本、法律沿革、法律比较等角度着手,但坦白地说,进行定量分析的十分稀缺。法律经济学,率先引入了定量分析,为法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但从数理逻辑角度来研究法律的,鲜有人涉足。在我国刑法学界,周详教授是“数理刑法学”研究的倡导者,他认为数理逻辑思维工具是发现、创造、论证刑法问题、原理、体系、知识形态的总发动机,中国刑法学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先学习并最终掌握数理逻辑思维工具[1]。作者尝试用数理逻辑来分析、研究法律——如果要给出一个领域归属,作者暂称其为法律逻辑学,最初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继承公证。本文除了第一部分的符号定义以外,进一步缩减了研究范围,仅限于法定继承,仅限于夫妻均为被继承人且夫妻遗产所包含的财产完全为夫妻共有财产的情形。作为例证,本文的推理和论证以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为例,但为了论证的普适性,有意引入了转继承和代位继承的情形。
把数理逻辑引入法定继承,就需要对相关概念、术语进行逻辑解析和符号表达。为了简化,本文中使用的符号是作者自定义的,系由相关概念、名词的英文单词缩写而成。为了将来便于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运算处理,文中引入集合①、继承系数、继承值等概念和表达式,用符号来表达继承中的相关概念,并用公式和推演来展示继承过程,论证夫妻作为被继承人其共有财产遗产在法定继承时混同继承与相互继承的等效性原理成立的条件。希望本篇论文,可以为法学研究者开辟出一个法律逻辑解析的新方向。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