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和归责原则/邓宝杰(7)
经由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损害责任的三项法理基础各不相同,归责原则的适用也不尽一样,但在结构上,三者却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因此,只有将三者共同作为损害责任之法理基础,才能使我们在分析损害责任制度时感觉到豁然开朗,从而为这项制度的确立提供可靠的法理依据。
注释:
[1]周忠海 主编《国际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P233
[2]慕亚平 周建海 吴慧 著《当代国际法论》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3]《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条款草案》 梁而 译 载法学评论 1999年第6期
[4]王铁崖 主编《国际法》 法律出版社 1995年8月版 P164
[5]周永坤 著《法理学——全球视野》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P264
[6]周永坤 著《法理学——全球视野》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P265
[7]《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条款草案》第3条 梁西 译 载法学评论 1999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国际法》周忠海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当代国际法论》慕亚平 周建海 吴慧著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3.《国际法》王铁崖 主编 法律出版社 1995年8月版
4.《和平、发展与变革中的国际法问题》 慕亚平著 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5.《国际法》 周洪钧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版
6.《法理学—全球视野》周永坤 著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5月第一版
7.《国际法问题专论》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8.《国际法专论》 余民才主编 中信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9.《法理学》 公丕祥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0.《法理学》 沈宗灵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1. 《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条款草案》 梁西 译 载法学评论 1999年第6期
12.《国际损害责任的性质和法理基础》 慕亚平 郑艳著 载法学评论 1998年第2期
*注:原文载于北大法律信息网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