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建设部、国家工商总局《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文颖(21)
4、 违约救济模式:
示范文本中要求购房人采取一种2选1的违约救济模式,即或者选择退房,或者选择不退房。又因为合同终究要过开发商这一道关,购房人最终往往被迫选择了第2项―――不退房。
是不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明了“不退房”的条款,就一定不能退房了呢?当然不是,只要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开发商的原因,导致购房人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购房人仍旧可以单方行使主张退房的权利。
第十六条 保修责任。
买受人购买的商品房为商品住宅的,《住宅质量保证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出卖人自商品住宅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承诺的内容承担相应的保修责任。
买受人购买的商品房为非商品住宅的,双方应当以合同附件的形式详细约定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内容。
在商品房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出卖人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因不可抗力或者非出卖人原因造成的损坏,出卖人不承担责任,但可协 助维修,维修费用由购买人承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释义]本条是对关于商品房保修责任的约定。
第十七条 双方可以就下列事项约定:
1、该商品房所在楼宇的屋面使用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商品房所在楼宇的外墙面使用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商品房所在楼宇的命名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商品房所在小区的命名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释义]本条是关于商品房共用部位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约定。
本条款的提示点:
1、 本条款的约定属于无处分权的主体之间不具备法律效力的约定,出现在全国性的示范文本之中实在不应该。屋面使用权、外墙使用权、楼宇命名权、小区命名权这些权利均是不动产所有权衍生而来,当所有权掌握在开发商手中时,这些权利属于开发商;当开发商将房屋出售给业主之后,这些权利就归全体业主共同享有且不可分割。任何一个购房个体都无权将屋面使用权、外墙使用权、楼宇命名权、小区命名权进行处置,更不可能在不受开发商影响的情况下达成所谓的一致。
总共2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