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让商标抢注行为发挥鲶鱼效应/王瑜
让商标抢注行为发挥鲶鱼效应

王瑜


商标“抢注”行为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中国贸易报》8月10日刊登记者朱文伟撰写的文章《“商标抢注”,形势恶化》,把商标抢注行为看得象热带风暴那么可怕,文章还提出要“多管齐下制止商标抢注”朱记者的观点其实是目前一种主流意见。就该话题北京电视台以及《中国消费报》先后采访了本人,本人却与主流意见有不同的看法。

商标抢注的形态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我国“抢注”商标有那些形态:

1、将国内的商标拿去国外(含台、港、澳,下同)注册。这种行为其实很早就有,引起人们关注的是著名的“海信”商标被西门子的子公司在欧洲注册,西门子向海信要价4000万欧元(相当于4亿人民币),后来经过多方的努力,海信最终以50万欧元赎回。最近又暴出深圳的博朗文公司将国内180多个知名商标在香港抢注。这个行为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香港毕竟是自家人,马上出台了相关规定,以后将内地知名商标到香港去注册变得相当的困难。

2、将国外的商标在国内注册。这种行为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但是现实中是大量存在的。据报道浙江永康的一位先生,将多个国外驰名的商标在国内申请注册了531个商标。将国外商标在中国注册其实和国外公司在国外抢注我国的商标一样的道理。

3、傍名牌。傍名牌,就是采用复制、翻译、模仿驰名商标的方式注册商标,如果是直接复制、翻译国外商标属于第二种形态。傍名牌最为典型的是将驰名商标做为后缀或前缀,例如××鳄鱼、华伦天奴××。国内的驰名商标也有被傍的,葡萄酒中的驰名商标“长城”就有无数的傍名牌者,各式各样的长城葡萄酒随处可见。

4、傍名人。就是用名人的姓名或其谐音字注册为商标,例如用“泻停封”(谢霆峰)作为止泻药的商标,用“本拉灯”(本·拉登)作为灯饰的商标等。傍名人发展到将小说、电视剧中的人物的名字注册为商标,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很多就被注册为商标。

5、傍热点。用重大事件和热点的名称注册为商标,比如“神五”上天后,“神五”马上被注册为商标,台风“麦娜”闹得动静很大,“麦娜”也被抢注。傍热点的“热点”也不断在翻新,比如将有名的电视栏目注册为商标等。

“抢注”的行为现在又有了新的动向,浙江温州的许某将国内高档酒店名称注册为商标,可以肯定的是“抢注”方式还会更多的新形态出现。

抢注行为的法律分析

从法律上分析抢注,我们首先要讨论什么是“抢注”,“抢注”,抢的是什么呢?我们分析以上五种抢注的法律形态,可以看出抢的是两样东西:一抢的是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或别人的名字(已享有的权利),二抢的一些热点词汇(还未享有的权利)。抢过来干吗呢?抢过来注册商标。“抢注”的“抢”还有抢先的意思,那么“抢注”商标其实就是将别人的商标或者一些热点名词抢先注册为商标的行为,抢先别人一步注册商标,这个行为是没有任何法律上问题的,抢注行为是否合法,主要看抢的是什么东西。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