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议题谈判的成果与展望——评《多哈宣言第六段的执行决议》(上)/严海(8)
2. 美国与巴西的贸易争端[56]
如果南非案的争议还是在对药品专利实施强制许可是否违法这一较为宏观的层面上展开的话,美国诉巴西《工业产权法》违反TRIPS协议案则更多地涉及到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实施的情形等法律技术问题。
巴西也是世界上艾滋病严重泛滥的一个国家,为了对付日益严重的艾滋病威胁,巴西政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启动了一个国家防治艾滋病的 NSAP 计划(National STD/AIDS Programme),NSAP 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向所有感染 HIV 病毒的公民免费发放抗艾滋病药物。最初这个计划只是向有限的人群发放 ATZ 药丸(一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1996 年巴西总统签署了一项命令,以保证所有感染 HIV 病毒的公民都有权利免费得到抗艾滋病的必需药品。[57] NSAP 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现在这个计划向60万 HIV 病毒感染者中的105000 人提供药品,已经使得巴西目前 HIV 病毒感染者和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比九十年代初的最初估计减少了近一半。虽然 NSAP 计划耗资巨大,但现在该计划所避免的损失已经开始与投入相平衡。[58]
在 TRIPS 协定之前,巴西专利法不保护药品及其制造方法,美国为此曾在 1987年动用301条款[59] 对巴西进行贸易制裁。为遵守 TRIPS 协定规定的义务,巴西于 1997 年5月15日制定了新的工业产权法。依照该法律,外国生产者只有至少在巴西国内生产部分产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专利保护。如果外国药品制造商达不到这种“本地实施”(local working)要求,巴西政府可以颁发强制许可,允许巴西制药公司生产仿制药品。巴西政府正是以此和Merck公司及Roche公司谈判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60] 美国对巴西这项法律规定非常不满,在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的争端解决请求中,美国指责巴西法律违法了TRIPS协议第27条,不公正地歧视那些把药品进口到巴西的外国药品制造者。然而,在一次联合国召开的关于 HIV/AIDS 的会议之后,美国撤回了对巴西的争端解决请求,两国同意在有关对付艾滋病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进行合作。最后在双方努力下,于2001年6月达成协议,同意终止争端解决程序,条件是如果巴西认为必须对美国公司所持有的专利适用其国内法的话,巴西得在颁布强制许可前先与美国政府协商。争端从此得以告一段落。[61]
3. 美国、加拿大炭疽病毒危机
总共29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