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和奥林匹克标志的官方属性:一个冲突及其解决/吕炳斌(7)
【出处】
吕炳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和奥林匹克标志的官方属性:一个冲突及其解决,《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核心),2006年(第26卷),第3期。
【参考文献】
[1]《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2002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5号发布).
[2]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Z].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2.
[3] 阳锡禹,李泽波,代天修.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及其法律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37(5): 16-18.
[4] 黄亚玲,赵洁.北京2008 年奥运会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28(9): 1153-1155.
[5] 陶鑫良.世博会特殊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探讨[N].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1-11-1(第三版).
[6] 吴汉东.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J].法学研究,2003(3):66-78.
[7] 冯晓青,刘淑华.试论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公权化趋向[J].中国法,2004(1): 61-68.
[8] 郑成思.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与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2-145.
[9] 周俊强,胡坚.知识产权的本质及属性探析[J].知识产权,2005,15(2): 49-51.
[10] Fogo, J.G. Going for gold[J]. Trademark Reporter,1990,80(4): 431-445.
[11] Laura Misener. Safeguarding the Olympic Insignia: Protecting the Commercial Integrity of the Canadian Olympic Association [J]. Journal of Legal Aspects Of Sport,2003,13: 79-93.
[12] Juda Strawczynski. Is Canada Ready for the Vancouver Winter Games?: An Examination of Canada’s Olymp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J]. University of Toronto Faculty of Law Review, 2004,62: 213-228.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