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刑事灰色不裁判中当事人的权利救济/彭剑鸣(6)
根据现有理论,判决用以解决实体问题,而裁定则用以解决程序性问题与部分实体问题,决定则用以解决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的某些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②。但是,对于判决、裁定、决定的适用范围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适用起来较为困难。为此,应当明确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规定判决、裁定、决定的适用范围,这一点民事诉讼法中已有先例。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1款规定:“裁定适用下列范围:(一)不予受理;(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三)驳回起诉;(四)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九)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对于解决实体问题,,则用判决解决,对于其他问题,则用决定予以解决。借鉴 一规定方式,可以在刑事诉讼法中增加一条规定,明确规定判决、裁定、决定的适用范围。内容可以设定为:
(1)判决适用于以下范畴
判决用以处理实体性问题,它适用于以下范畴:①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②确定对被告有适用的刑罚;③确定被告人已构成犯罪的罪名。
(2)裁定适用于以下范畴
裁定用以解决程序性问题,其适用范畴为:①管辖的异议;②不予受理;③驳回起诉;④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⑤中止诉讼或者终止诉讼;⑥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⑦对强制措施变更的处理;⑧一审开庭审理时对延期审理申请前准许与不准许;⑨耽误的期间恢复是否准许;⑩其他由法律明确规定适用裁定的内容。
(3)决定适用的范畴
决定适用于判决、裁定适用范畴之外的内容,除紧急情况外决定应当用书面方式作出。
对判决、裁定不服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80条、第181条的规定提起二审程序;对于决定不服的,可以在24小时内申请复议一次。从而使裁判的作出具有法律方面的依据,切断刑事灰色不裁判的源头。
2、司法途径
如前所述,刑事灰色不裁判所表现出的是在诉讼过程中不作出裁判,而且,对于这种不作出裁判的行为,又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与司法实务机构予以制约,在立法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之后,必然会减少刑事灰色不裁判的出现。但是,法律规范自身的生命力是依赖于司法这一运动的过程体现出来的,因而,要彻底根治刑事灰色不裁判的出现,仅有立法上的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司法过程中寻求相关的途径。就司法的途径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更进一步推动司法独立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更进一步推动司法独立是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③,恰好,司法机关受到不当干预正好是刑事灰色不裁判的原因之一,因而,在司法过程中,通过物质、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促使司法独立。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