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海口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调查与思考/辛炳辰等(13)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招考部门应做好指导工作。各高校也应对参考学生予以适当帮助和指导,使考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面试应实行过程公开化。当前各部门面试往往仅公开结果,难以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只有将面试过程公开化,加强舆论监督,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

3、建立适当机制

(1)监督机制:可邀请司法部门工作人员予以监督,单纯依赖上级机关的监督、缺乏力度。
(2)回避机制:参考人员对考试审核人员、复审人员,面试人员如认为符合诉讼法上回避要求的,可申请回避,有关人员也应主动回避。
(3)复议机制:应设立专门机关,当考生对有关处理不服时,可以提请复议,保障考生权利。
(4)举证机制:建立招考机关举证机制,根据行政法理论,有关招考单位对考生提出的复议应承担举证责任。
我们认为解决公务员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对大学生就业的负责,只有保证参考人员的合法权利,为毕业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报考环境才能实现成功就业。


六,总结

海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老师告诉我们未来几年内,大学生就业方式走向的多样化特点将显著加强。从这次调研来看,在全国失业率逐渐升高,全国高校扩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海口市大学生的就业方式的确存在着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直接洽淡就业,职业介绍机构的中介就业、勇于拼搏创新的大学生自主就业,代表时代气息的网上求职,比较正规的公务员考试就业等多样化,自主化的趋势。这对解决海口市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十分有利的,也反映出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增强。但为了海口市更好地发展,笔者希望高校及有关部门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方便,尽量使得人才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这也是调研中所接触大学生的共同愿望。

因此,我们建议高校和有关部门:

1、开设就业指导课,使广大毕业生在这门课上充分认识求职与就业的专门知识与相关技能,以及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
2、建立实习与就业基地,与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加强联系,从而培养企业适用人才,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3、提供人事代理业务。许多同学向我们反映在求职中户籍关系,人事档案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这便需要有关部门在户籍关系和人事档案管理等社会化公益性服务中尽心尽力。
4、发布就业指数信息,建议人才交流中心或就业局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分析系统。分析整理毕业生的供需状况,薪酬指数,专业排行等系列信息,也可以专门编印《人才信息》发放给求职大学生,作为就业的指导与参考。


总共1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