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关于法院信访体制改革的思考/蔡鸿铭(10)
3、擦亮法院“窗口”,密切联系群众。
各级人民法院每天都要处理大量来信来访,首先由信访部门或立案庭这个窗口接待、审查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当事人最先接触的就是通过信访部门或立案庭这个窗口了解和观察法官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政策水平,观察人民法院司法的形象,可以说法官的工作态度如何与当事人的利益有着直接关系。他们来到人民法院不是要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是对人民法院裁决不服提出申诉,请求再审,给予平反。法院信访人员,多数是讼累缠身,涉及自己的利益,往往心情比较激动,容易与任何与之相对的人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信访部门或立案庭能否及时依法处理群众的诉讼请求,直接影响人民法院的威信和法律尊严。做好人民法院的这个“窗口”工作,是搞好人民法院各项审判工作的基础,人民法院是通过自身的审判活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证明,只要做好法院窗口工作,告状难、申诉难的状况就会大大改进。
4、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提高群众法制意识
由于我国社会法律文化的相对贫乏,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不多,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新知识接受能力差,法律意识薄弱的特点。而法院的信访工作除包括上述的三个作用外,还肩负着另一个任务——法律咨询解答。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近年来,一些群众遇到涉法的问题会来信来访法院,咨询解决的途径,以法律手段捍卫其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法官的业务专长,采用来信回复、来访解答的方法做好法制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及时有效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普及法律,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知将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小结
信访作为反映民愿、解决矛盾的方式,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历来为党和政府所重视,并日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欢迎。但信访的数量逐渐增加,类型更趋复杂,人数逐渐增多同样是不可小的,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深刻的反思。认真查找信访产生的深层次矛盾从而掌握解决信访的规律和方法并且对之加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无疑是我们应直接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总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