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设立我国遗产破产制度研究/廖显堂(25)
我国承认自然人破产时同样要考虑此问题,可以参照日本的破产法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规定。

结 语
1985年我国基于当时的社会情况,颁布了强调养老育幼社会功能和保护继承人继承权的继承法,却缺乏对遗产债权的保护,长期的继承传统的影响,以至我国现今社会观念上对遗产债权的偿还仍表现出父债子还、人死债没、限定继承的多元化形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遗产债权的保护与继承法的社会功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发生争议时,无论是受侵害的债权人还是司法部门,都深感缺乏可供遵循的规范及相关理论的指导。当今世界,包括德国、法国、日本、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和台湾、香港等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规定了遗产破产制度。因此,我国很有必要设立遗产破产制度。有些国家把遗产破产制度与自然人破产制度规定在一起,于是有认为遗产破产制度是自然人破产制度的一部分,或者认为自然人破产制度是遗产破产制度设立的前提。但遗产破产与自然人破产是明显不同的,首先是两者的目的就不同,自然人破产具有保护债权人和拯救债务人双重目的,而遗产破产则具有养老育幼和保护债权人的功能,遗产破产制度应是一项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的破产与继承相结合的法律制度。即使我国尚无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的环境下,同样可以和应该设立遗产破产制度。结合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和实际社会环境,对遗产破产的基本原理、作用、程序和立法进行系统的思考,主张适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遗产破产制度。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转引自范健、王建文.商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0.
[2] 台湾破产法.法律互联网:http://www.lawon.cn/law/viewDetail.jsp?id=64101,2007年3月20日.
[3] 龙英锋.从我国遗产的限定继承谈个人破产的设想.政法学习,1994,(4):11.
[4] 汤维建.关于建立我国个人破产程序制度的构想(下).政法论坛,1995,(4): 47.
[5] 陈计男.破产法论.台北:台湾三民书局.2004, 31.
[6] 李飞.当代外国破产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819.


总共29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