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腾永金:一位基层法官的调解生活/赵丽兴(4)

“城市人口流动较快,而农村人口流动缓慢,乡里乡亲的,有些案子假如法院简单判决,但是如果双方心里的疙瘩没有解开,容易造成‘一件官司十年仇’现象,甚至会引发家族之间的矛盾,难以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 腾永金强调说。

“两个字———需要。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发展逼着你必须学会调解”。曾在北城法庭工作过的几位法官也很感慨。


四、民族问题无小事

在腾永金工作的红塔区北城法庭,辖区地域广,人口多,汉族、彝族、回族、白族等民族聚居,由于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出现一些纠纷也在所难免。

“有的村民,动辄刀枪相向,处理不好,就是后患无穷的群体性事件”。腾永金介绍说:“有涉及当地少数民族的几个案件,开庭时来了几卡车人,气势汹汹,这时法官的工作,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开庭审案了”。

民族问题无小事。面临这样的情况,腾永金总是保持着一种年轻人身上少见的冷静。他说,司法的调解功能,就是要促进纠纷的化解,构建和谐的新型民族宗教关系,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腾永金在谈到此类纠纷的化解时颇有心得。他总结了处理相关案件的“三点做法”。这三点做法是:“一个前提”——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一个中心”——情、理、法多管齐下,积极引导;一个目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这“三点做法”在解决民族宗教纠纷中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

腾永金在法庭上的调解,春风化雨,很多棘手民族宗教纠纷化解了,双方握手言和的场面常常出现在北城法庭的审判法庭上。

气势汹汹而来,心平气和而去,化百炼刚为绕指柔,这就是调解的魅力。

“庭审后,对法官的调解,数百名少数民族村民都心悦诚服,这简直就是一场生动的法制课”。一位曾经旁听了腾永金案件审理的村民说。


五、腾永金的“调解七法”

调研、总结、归纳。腾永金开始在老庭长殷忠诚总结的调解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七法”。正是这一套结合农村实际的“调解七法”,得到了上级法院的关注与群众的认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交心谈心法”, 腾永金认为,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与当事人作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是做好诉讼调解的第一步。腾永金告诉我们,模范法官宋鱼水耐心当事人倾诉的事,给了他很大启发:“都打官司了,哪一个没有些委屈和郁闷的。另外,真实想法不说出来,双方的矛盾就无法弄清原因,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做调解疏导。”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