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合理预期的恐惧/田冲(5)
(2)以封建主剥削农民或者农奴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最明显的变化也是导致与奴隶制社会根本的变化就是作为社会主要生产力的农民或者农奴有了一定的自由、财产、资格!这种变化带来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从而赋予了当时的社会人权观念的新内涵:
a、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加强,使政府在王权范围内统一法律并且加强统治效果成为了可能。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表现了统治阶级关注大众人权的程度在增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的一个人权缩影。尽管人治社会中的一人兴则国家兴的模式不足以保障人权的发展维持一个基本水平,但至少证明在进步!古人云:500年必有王者兴,反映的是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是人权水平发展规律的体现!
b、法律思想上:这时期大概经历了2000多年,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有了巨大发展并逐步成熟的文化思想促进了法律思想的成熟,从出礼入刑、德主刑辅到礼法结合、明刑弼教。期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以儒家思想注入法律实践之中的潮流,源心论罪、春秋决狱等,使得法律思想更趋于家族化,义务本位化,道义、孝义化。最终成为了中华法系的思想精髓,影响深远。
c、刑罚制度和司法制度上的重大改变:废除肉刑,出现八议、保辜、大赦等刑罚制度,司法机关、监督机关等一系列机构建制保障的刑罚制度、量刑制度及行刑制度的确立,刑法的合理预期的明确性在一步步的加强。
在这里有必要认识一下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对法律思想的影响与西方的民主分权制约思想的形成背景的不同。
中国形成大一统思想不是偶然,恰恰是必然的结局。有以下几个因素:
①地理因素: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北部,习惯上称之为东北亚,正东及东南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正南是大片的热带雨林,西南是世界上的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正西及西北方的近一半是浩瀚的大沙漠,西北的另一半和正北方是辽阔的大草原,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个四周相对于密闭的环境中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史。古人们认为天下之大莫过于中华,视四方为蛮夷之邦,中华为泱泱大邦上国,这是大一统思想的大环境。
②历史因素:文明最先源自大陆的大河流域,因为这里的条件适宜于最早期的农耕作业,非常有利于人类从畜牧业向农业的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牧业过渡到农业不仅仅解决了吃饭问题,更大的意义在于人们安定下来从而为以后的大聚居打下了基础.文明是从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思想的冲突、碰撞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文明不叫文明,最多能称之为文化现象。按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说法,世界文明最先起源于亚欧大陆的两河流域,因为这里最先使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致使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使用青铜铸造的生产工具代替了石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而法律随着文明的产生也最早产生于这一地区的美索布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亚述人、赫蒂人和依兰人当中,古巴比伦王国的文化多样性及他的汉摩拉比法典就是最好的例证。按照流行病传播的理论,文明是像疾病一样向四周水平传播的,离文明中心越近,受到影响的周期越短,中间的障碍越大,文明的传播速度越慢。按照古代文明的传播方式,有些障碍几乎是不可逾越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和美洲及大洋洲的文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因为他们离最早最发达的文明中心-----亚欧大陆的腹地,是无法逾越以至于那么的遥远,在那个年代!或者是大漠,或者是大洋!但是散哈拉以北的非洲也就是埃及地区却较早的收到了文明的信号,他们以及地中海周边地区的文明起源比较早,埃及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比埃及稍晚,其后就是中国。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